去年今日也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而今年今日更是如此: 被难以复现的内核 bug 围困一周有余的我, 一睁眼,夜里编译的软件包不出所料地失败了——原因仍然是厂商未测试就塞进上游的代码…… 这样的日子已经不知重复了第几十遍。

想做的事情一如既往地不顺利,今后想必也不会; 不过我这些大大小小的失败,朋友们一直都爱听,这样看来失败当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那么今年的这篇文章呢,就围绕着这些失败展开写,估计能在太阳下山之前完成吧这也失败了!

喜闻乐见的鞭尸环节

再来看看这个人去年都说了哪些大话

  • 从龙架构的实质开发工作中抽身而出,转变为更纯粹的沟通、赋能、影响者的角色。
  • 作为未来一两年在龙架构上最后的全情投入,把 咱龙了吗?/AREWELOONGYET?LARVa 两个项目冲过 PoC 阶段,最好还能物色到后继贡献者。
  • 重新将家庭数据中心上线,评估是否有必要换一个地方住,如果有的话就这么做。
  • 考个驾照。
  • 解决掉至少一个今年遗留未解决的长期业务遗憾,如果还有机会这么做的话。
  • 敦促自己每月写一篇博客,尽量每月一次直播。
  • 仍然要访 10 座城市,吃 10 种美食,走 10 条巷子。
  • 保持不 🐑。
  • 关于脱虚向实,能维持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纸质 TODO list 至少 3 个月就成功了。

实现了多少呢?

  • 0.5 从龙架构的实质开发工作中抽身而出……

    我本年度在龙芯相关方面的绝对工作量确实减少了, 但由于仍然在社区里担任着维护者角色,因此仍然深度参与着各种相关工作。

  • ✅ ……转变为更纯粹的沟通、赋能、影响者的角色

    而这一点呢,今年确实做到了!活跃在上游的非龙芯身份的开发者已经有两位数之多。 并且随着 AOSC 加入龙芯开源社区的势力,跨 ≥3 社区的协作已成刚需; 我突然意识到先前的沟通居然一直依靠微信和 Telegram, 于是想起来在 loongson-community 建立了讨论区—— 各方面效果立竿见影!要是早两年这么做就好了……

  • ✅ 把 咱龙了吗?/AREWELOONGYET? 和……

    目前已经有了许多读者(具体数目不清楚,因为我没做流量分析), 也有了几位外部贡献者,可以说此项目已经处在相当健康的发展之中了。

  • ❌ ……LARVa 两个项目冲过 PoC 阶段……

    然而这个项目就不那么幸运,极高的技术难度和上下文切换开销(我工作之后就没碰二进制翻译了) 使得本年度此项目上的全情投入高达 0 分钟。

  • 0.75 ……最好还能物色到后继贡献者

    不过要说这俩项目的后续呢,应该也是不愁发展了。我相信 AWLY 离了我应该也能持续一段时间; 至于 LARVa,虽然仍然没有到达 PoC 阶段,但相关的技术路线在社区也逐渐讨论成熟, 且因为龙芯表示过不会在近期开源 LAT(他们认为这是核心竞争力), 那么需要有一套类似系统的独立开源实现,也成为了社区共识。 如果再给到一些工作量,我预计 LARVa 也会达到羽翼丰满,自立于开源项目之林的状态。

  • 0.5 重新将家庭数据中心上线

    你要问这个「家庭数据中心」恢复完全形态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因为我回想了一下:去年设想的理想状态,其实在我家的历史上,一次也没有出现过。 但今年为此一点准备也没做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一方面我趁着双十一,更换了软路由,这样千兆宽带可算是跑满了, SQM 也终于又能开起来了;另一方面我也申请把光猫改了桥接,所有设备都获得了 IPv6 连接性, 这自然也是现代数据中心的题中应有之义。

  • ✅ 评估是否有必要换一个地方住……

    暂时将租金因素放到一边的话,仍有许多软性因素会影响一套住房的居住体验。这些包括但不限于: 交通便捷性(到哪儿都不慢)、治理水平(街道、居委、楼道,不要隐身,要干人事儿)、 周边配套(步行 10 分钟的半径内你有多少生活上的选择),等等。 这样看下来,目前的住所其实仍然有一战之力。

  • ❌ ……如果有的话就这么做

    然而由于换了工作的缘故,新的社交圈向浦西有所偏移。2024 年应该重新看一圈房子了; 在此之前,把家里的东西提前打包吧!(“打包”一词没有双关。)

  • ❌ 考个驾照

    我无解的拖延症啊,「○考宝典」这个 app 在手机里躺了两年了,一次没有打开过…… 并且每次都在告诉自己:用这个 app 要看广告,所以不看也罢,要用之前也先研究下怎么最小化个人信息暴露 blah blah。

    后来想着,还是先把班儿报上吧;然而由于常年昼伏夜出,因此虽然家门口就有驾校,但甚至一次都没有见到它营业的样子,也终究未能报名了 😂。

  • ❌ 解决掉至少一个今年遗留未解决的长期业务遗憾,如果还有机会这么做的话

    呵呵呵,一语成谶!还想着你那「业务」哪……虽然预测仍然出了些偏差: 最初预计的是活不过今年年终,但我忘了 8 月份劳动合同到期—— 导致那几天也是东奔西走,联系面试,很是忙活,好在无缝衔接了 😈 总之恭喜自己!

    希望我这些年留下的遗产,能多多少少帮到业务泥潭中的战友们:下沉的速度可以再缓一些。

  • 0.5 敦促自己每月写一篇博客……

    其实从 AWLY 上线以来,一直都在写了,甚至每周一篇……只不过不是以个人身份,写在本站! 考虑到当时立下此 flag 其实是想让那些文章出现在本站的,那么本着客观公正、对历史和自己负责的精神, 也就不给本项打 1.0 分了。

  • 0.1 ……尽量每月一次直播。

    当然本年度只播了 1 次还是 2 次!自我敦促的力度还是不够。

  • 0.1 访 10 座城市

    只去了两回北京!

  • 0.3 吃 10 种美食

    如果按照狭义理解(我去年想的此项指标仅包括在别的城市,走街串巷吃到的那部分小吃), 那么目前能想到的只有包子跟炒肝儿…… 但如果放宽限定范围,那么今年首次吃到的好东西当然不止 10 种咯 😼 因此,同样本着客观公正、对历史和自己负责的精神,我也只给这项酌情打 0.3 分——2/10 基础上再给自己水 0.1 的「平时分」。

  • ❌ 走 10 条巷子

    由于今年到访的地方都在大路上的缘故(家门口不算),很遗憾,即便把上海本地的足迹也算上,那也没有走到。

  • ❌ 保持不 🐑

    神奇般地,去年出了趟国,居然没事;今年 6 月去了趟北京,回来居然就 🐑 了。 躺了两周!

    GopherChina 的会场,离龙芯总部就两站地铁;也许是龙神看我折腾龙芯这么多年,对厂商心怀不敬,因而向我降下神罚,也说不定。😂

  • ❌ 维持一个有指导意义的纸质 TODO list 至少 3 个月

    纸是什么?笔又是什么?👀

完成度:5.75 / 17 = 33.8%

因此接下来的篇幅都将用于论证下一年「进一步思想滑坡放宽 flag 验收标准」这一举措的合理性 😼。

认清自我,敬畏客观规律

There is only one tru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 Romain Rolland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在心灵深处,人自然可以自我催眠,相信自己是什么其他人或事的英雄;但这样的想法一般不适合大声讲出来。 经常观看电竞赛事,或者自己平时也玩一些竞技性游戏的同学,应该会知道什么叫「回旋镖」: 只要你能保证不输,或者不在乎被做成梗图、成为圈子里的谈资,那你当然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夸赞自己或者垃圾话赛场上的对手。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不能实现这种保证。

那么,假设你的内心也从什么时候起,住着一位英雄; 而多年之后,你可能也同样意识到,你永远会输,有些事情该做不到的就做不到; 并且这主观能动性的「天花板」是如此坚固、客观, 以至于你可能会想到「天时地利人和」甚至「天命」是否具备合理性, 并且你会主动限制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厌恶风险而崇尚稳定。

我认为:如果你出现这样的改变,这并不意味着「变得油腻」、「失去棱角」、「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相反,这代表你仍然坚持着信念,仍然在做着尝试。

比较接近我日常生活的朋友们可能知道:我这两三年来,自从不知好歹、自愿扛下了 LoongArch 上游生态建设的大旗, 就一直不停尝试在社区与本职,两份工作之间取得平衡。 由于 LoongArch 毕竟是一门全新架构1, 当时并不清楚为这样一门架构适配全套技术基础与上层建筑会涉及怎样的工作量; 直到去年年中,我也只是感觉业余时间被挤占、一天要是能有 96 小时就好了,而没有其他特别的感受。 后来从 LPC 会场回来,发现本职工作仍然堆积如山; 而经过了 LPC 前期的准备与沟通工作等等,我意识到 LoongArch 社区里还有许多先前未意识到的「暗物质」工作量, 此时我感觉不行了,于是便试图减少 LoongArch 方面的编码工作量—— 已经晚了,此刻其实已经 miss 了一两个业务时间节点,失败已成定局。

我一直不擅长估算工期,这项技巧或者艺术值得一辈子操练。Hindsight is 20/20—— 回过头看,如果一开始就清楚涉及的工作量是何种量级, 那么我可能在更早的时刻就会组织社区工作,而少为了虚名而亲自编写代码。 实际发生的事情是:直到最后被告知不打算续签我的劳动合同了,我还认为是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律不够到位, 仍然有办法兼顾本职工作、社区工作与生活娱乐,尽管此时我的亚健康状态也比较明显了。

由于对此结果早有准备,只是算错了时间节点,因此我并没费什么努力就接受了。 后边过了几天,在更加舒缓的状态我再与 leader 复盘我这 6 年的职业生涯; 当时我提到了时间管理失败,但他评论说「这是客观规律」—— 时间管理技巧能挤出的有效时间再多,在绝对数量上,也有极限。 例如一天只有 24 小时,不可能有 96 小时;人每天平均需要 8 小时睡眠,不是「天赋异禀」, 不可能长期进一步增加清醒时间而不损害健康。

确实如此!

鉴于先前我们就喜欢探讨社区工作、时间管理方面的话题,因此我的时间管理技巧的演变轨迹,他也知道; 我于是惊讶地被提醒到了,我的时间管理水平,对比刚入职前后的情况,其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时间管理刚刚及格,但换到最初那条基线对照,却俨然做到了满足所有约束的极限水平。 为何敢这么讲? 因为我现在对自己很清楚了,要再往下抠效率,就必须做取舍——必须砍掉一些活动来保证其他活动的约束了。

因此,其实去年乃至前年的一部分时间,早就该做取舍; 而我既然选择了相信「人定胜天」并如此努力操作了两年, 那么最终「从钢丝绳上掉了下来」也是正常发展了。 而我分享这些心路历程,想传达给读者们的,就是本节开头的自制「鸡汤」:

认清自己当下的各种客观极限,生理、心理、家境、认知、格局……, 并以戴着这些镣铐的前提去规划你的下一步动作, 这不是一种圆滑、世故、油腻,或者妥协,尽管外表上可能真的很搭这种形容词。 相反,这更多是对客观规律应有的敬畏,以及你内心英雄仍在、灵魂依旧不屈的体现。

J……但我饿了!

本来安排了另外两个话题,但为了不在年末本该欢欣鼓舞的时刻却仍然如每个平凡的日子一样错过晚饭, 这两个话题就改日再聊了!希望在年前能写完。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春节前后,再来本站坐坐。

Flags for 2024

那就先随便想几个明年的目标吧。 能做到的话自然最好,如果不能做到呢……那就说明今年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还要继续努力! (除了上一节的标题之外,目前所体现的轻松态度也一定程度上是剧透。)

  • 思想不能滑坡:还是要访 10 座城市,在 10 个路边小店吃,在 10 条小巷散步。
  • 在 Linux 方面,希望能搞出一些足以登上 LPC 2024 🇦🇹 讲台的工作。
  • 在 Gentoo 方面,希望能稳定出品一些 LoongArch LiveGUI 的介质,方便大家折腾。
  • 在 LLVM 方面,希望拿到提交权限,并且不辜负这些权限——持续性地做点微小的扫除工作也好。
  • 把 LARVa 搞定。能加上 x86、ARM 支持更好,或者能支持系统级模拟也不错,但估计一个人搞不定,得找队友了。
  • 希望能为《咱龙了吗?》注入更多人文气息,用专栏的形式记录下此刻默默奉献着的一个个闪光的个体。
  • 不要二 🐑!
  • 把「要不要换一个地方住」这件事敲定。
  • maimai 方面,能 SSS 一首 14。
  • BanG Dream! 方面,希望能把 Ringing Bloom FC 掉!

从接下来的年岁我仍然能看到光,以至于大部分时间我会忘记变老。 我觉得只要思维保持自洽,那么「享受当下的每一刻」这件事就没什么错误或者不值得; 与君共勉。

先聊这么多吧,我得吃饭去了!又不是过了今天就没机会再见。我们真的有大把时间。

2023-12-31 20:11

– WANG “xen0n” Xuerui 手持 luckin coffee 于徐家汇周边


  1. 先把相似性等等的争议话题放到一旁,至少从打包人的工作量上看是这样。因为我确实给 LoongArch 打了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