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博客又是荒废了好久。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后来一些连接断开了,日常随时产生的不成句的原始信息洪流不再有第一时间的去处,于是这里再次成为了一个选项。

之前的坑

先更新一下这个博客上挖过的坑的进度吧。

很久很久以前的《关于独立自主与生态系统》坑

过了这些年,我意识到自己的领导力与视野不足以支撑我写出完整的三部曲,写出来也不会有人看。也许等时过境迁,我说的话真得有人听了,我可以继续写下去。如果那时候这个话题还没因为某一方的完全胜利而不再成为话题的话。

大概去年这时候的《从零开始搭建一个 Kubernetes 集群》坑

这个集群基本上完工了,但技术选型稍微有所变动。

  • 整个运维体系以 Ansible 搭建。
  • 大量参考 kubernetes-the-hard-way 方案。
  • 基于 tinc 的 IPv6-only VPN 方案跑通。
  • 基于 Jool 的 NAT64/DNS64 方案跑通,容器内部得以保持 IPv6-only。
  • CNI-Genie 没有部署,因为没有必要;Calico 方案跑通,踩了几个月的坑,贡献了一个 issue
  • Ingress 选用 contour 方案,结合公网流量入口节点的 nginx 转发将流量引入集群内,已经跑通。
  • 存储方案选用 GlusterFS,还有一点点小坑。
  • CUDA 暂时没有引入,MIPS64 节点也没有引入。
  • 搭建时的 K8s 版本确实是 1.11,但后来成功升级到了 1.15。

等哪天心情真的差,彻底不想写代码,应该会整理整理上面的内容,抹去我配置库中的血泪,将它们变成类似 kubernetes-the-hard-way 的形式分享出来的。

之后的话

为了搞口饭吃,让自己的形骸得以存续,先聊两句工作,以体现出重视。

在自己高强度的执行层工作中,要以活干不完、没有决策权等等劣势为前提,继续帮助团队找到业务的曙光,困难但仍然有意义去尝试。

工作日的一天中 16hr 的清醒时间,其中有 ~11hr 在与同事相处。剩下的 5hr 还有 1hr 在洗澡,30min 在走路,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怕是这博客又会沉寂一阵子吧。

我希望的是,今年最少能翻新一下这个博客的前端设计,加入极少量的 JS 以支持原生的暗色主题。换一个地方住,建起我的机房,拾掇拾掇自己的生活。

或许这个博客会随着这一次改版(如果有的话),名字也变成 writev(2) 来体现一下我日益支离破碎的表述风格吧。

还有一些高度私人的目标,这里就不写了。

但一点点纯粹个人的私心希望,我们能有更多人对编译器、工具链、底层适配的工作感兴趣吧;将自己的汗水与血泪,铸就成为开源世界基石的一部分。

这样的话,这尘世的纷扰与忧愁,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不可挽回的哀伤,大概就是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被纪念、被祭奠吧。

愿所有的真诚相待都能被信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世界和平众生平等。A 能做的事情 B 都可以去做,B 都配去做,B 都去做过以后也还会做。